岩石立式形破坏

第1讲:概述、岩石的破坏形式及强度试验 豆丁网
2011年6月19日 变形直接发展为急剧、迅速的破坏,坚硬岩石大都表现为脆 性破坏。2、延性破坏:岩石在破坏前的变形很大(ε>5%),且没有 明显的破坏荷载,表现出显著的 岩石的三轴实验表明,岩石破坏形式与围压的大小有明显 的关系(见图32)。 当在负围压及低围压条件下岩石表现为拉断破坏; 随着围压增高将转化为剪断破坏; 当围压升高到一定 第三章岩体的变形与破坏 百度文库

东北大学岩石力学讲义第二章岩石破坏机制及强度理论百度文库
在不同的应力状态下,岩石的破坏机制不同,常见的岩石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拉破坏:岩石试件单向抗压的纵向裂纹,矿柱,采面片帮。 特点出现与最大应力方向平行的裂 1、脆性破坏:岩石在变形较小(ε<5%)时,几乎就由弹性 变形直接发展为急剧、迅速的破坏,坚硬岩石大都表现为脆 性破坏。 岩石在单向压缩情况下的破坏概述 岩石的破坏形式及强试验 百度文库

岩石材料脆性剪切破坏模式下的强度分析
2021年1月7日 研究结果显 示,脆性材料的破坏是一种张拐式裂纹破坏模式,不 同类型的裂隙组合可以使材料的整体强度有不同程 度的降低,但是目前对裂隙组合条件下的破坏分 2011年10月12日 为了对比,岩石又使用了Mises 准则,若屈服 应力取为40MPa(材料的许用应力),则即使单压载 荷达到48 万吨,岩石也未出现塑性应变,仍然处 在弹性变形阶段 岩土材料破坏准则研究及其应用

岩体破坏百度百科
岩体结构改组和结构丧失联结现象的总称。岩体中的应力超过岩体的最大强度,产生岩体破坏。岩体破坏时破裂面上应力作用方式和破坏过程称为破坏机理,它是研究岩体破坏的核 研究了岩石拉剪破裂过程。 研究结论如下:(1)岩石拉剪破裂面的宏观与微观分形维数即粗糙度随着拉应力的增加而增大;(2)岩 石的微观断裂形式是� 伸破坏和剪切破坏的结合。 当拉 岩石拉伸剪切破裂试验研究
.jpg)
岩体结构变形破坏的内在驱动力不平衡力
摘要: 岩体结构的变形破坏是一个渐近过程,常规的强度设计与极限分析均无法描述这一过程。在回顾总结岩体结构破坏控制、变形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岩体结构变形破坏控制最终 2021年2月27日 围压增大时,对顺片理倾角破坏的片岩强度的增强效应趋于弱化。此外,分析了各向异性岩石抗压强度最大值分布位置的影 响因素,发现岩石均匀性程度对各向异 片岩强度各向异性特征及破坏模式分析
.jpg)
岩石拉伸剪切破裂试验研究
伸破坏和剪切破坏的结合。 当拉应力较小时,岩石的微观断裂形式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并 且随着拉应力的增加,岩 石的拉伸破坏形式表现得更加明显;(3)岩石在拉伸剪切区的破裂拉应力与剪应力成线性负相关关系,在 拉伸剪切应力区的岩石破裂线斜率比压缩剪切区 特性参数。 岩土体的稳定性计算中必不可少。 第1讲:概述、岩石的破坏形式及强度试验(4)长期强度:岩石在长期荷载作用下 的强度,即稳定蠕变与不稳定蠕变的分界 点。 (5)抗压强度:抵抗压缩破坏的能力。 (6)抗剪强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第1讲:概述、岩石的破坏形式及强度试验百度文库

岩石材料脆性剪切破坏模式下的强度分析 百度学术
摘要: 使用声发射法与三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岩石试样微裂隙产生和发展进行监测,以获取岩石脆性剪切混合破坏模式的特点采用断裂力学与岩石力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处理,得到了试样三阶段特征强度随应力状态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岩石脆性,剪切混合型破坏 此时, 岩体的破坏将采取沿结构面剪切滑动的形式。此时, 岩体的强度受结构面抗剪性能及其方位所控制。 岩体的强度受结构面抗剪性能及其方位所控制。 α>52º (2)α>52º时; 岩体破坏为剪断完整岩石。 岩体破坏为剪断完整岩石。第三章 岩体的变形与破坏 百度文库

基于单轴剪切破坏的岩石 M–C 准则参数反演分析
2017年7月12日 分析。2 建立剪切破坏主导的单轴压缩力学模型岩石强度是指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对于完整岩体, 其强度受岩石和微小结构面强度的控制。当岩石试样保持完整时, 其强度大致等于岩石强度,如果岩石试样发生破坏或有潜在破坏 能时,其潜在破裂面上的应力 岩石力学课件——第六章 岩石强度破坏准则 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计入了中间应力的作用,并考 虑了静水压力对屈服过程的影响,能够反映剪切引起的 膨胀(扩容)性质,在模拟岩石材料的弹塑性特征时,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进行数值计算时,H1、H2究 竟 岩石力学课件——第六章 岩石强度破坏准则百度文库

岩石破坏前后曲线分类及脆 延转换围压研究
2010年7月26日 值强度)有关,同时也与试样的围压有关(表5)。第I类曲线明显表现出脆性破坏特点,此类岩石试样孔隙度较小、强度 高,围压为0 MPa或较高(大于6 MPa)时为此类型。蚀变岩破坏后曲线以第II类为最多,约占总试样的75 %,此类应力应变曲线反应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 第3讲岩石力学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 接触型:仅仅在颗粒的接触点存在胶结物,这种胶结程度低,岩 石强度也不大。 间隙型:矿物颗粒彼此直接接触,而颗粒的孔隙被胶结物充填。 溶蚀型:胶结物不仅充填在矿物颗粒之间,而且进入到矿物颗粒 本身 第3讲岩石力学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 百度文库
.jpg)
第3讲岩石力学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 豆丁网
2016年10月22日 一、岩石的物理性质 二、岩石的变形特征与本构关系 三、岩石的强度特性与强度准则 岩石的变形: 是指岩石在任何物理因素作用下形状和大小的变 化。 工程最常研究的是由于力的影响所产生的变形。 工程现象: 弹性:一定的应力范围内,物体受外力作 2015年3月11日 •3121岩体变形破坏形式与受力状态的关系 岩石的三轴实验表明,岩石破坏形式与围压的大小 有明显的关系。(1)当在负围压及低围压条件下岩石表现为拉破坏;(2)随着围压增高将转化为剪破坏;(3)当围压升高到一定值以后,表现为塑性破坏。第三章 岩体的变形与破坏 豆丁网
.jpg)
单轴循环冲击下岩石的动力学特性及其损伤模型研究
2013年3月11日 寸取为 50 mm×50 mm。采用2S200型立式取芯机、DQ4型岩石切割机、SHM200型双端面磨石机对岩 样进行钻取、切割、打磨,使试件的不平行度和不垂 直度均小于002 mm。采用RMT150C试验机对花岗 岩试件进行基本力学性能测试,其静载物理力学参数2011年9月26日 文章编号:10004750(2006)11011006 软化与硬化特性转化的岩石损伤 统计本构模型之研究 *曹文贵,张 升,赵明华 (湖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长沙 ) 摘 要:首先将在应力作用下的岩石材料抽象为破坏与未破坏两部分,并根据这两部分不同的受力情况,通过引 软化与硬化特性转化的岩石损伤 统计本构模型之研究
46.jpg)
22岩石力学性质强度性质百度文库
所谓岩石强度,是指岩石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达到 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极限应力,即岩石材料在受外 载荷作用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由于荷载的作用形 式不同,一般来说,研究岩石的强度主要包括岩 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 非限制性抗压强度 ) 、单轴抗 拉强度、抗剪强度、多轴压缩强 岩石冲击破坏是一种典型的动力学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值流形方法对动力学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在对原数值流形方法中的动力学问题求解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中的Newmark法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数值流形方法与原来相比具有3个明显 岩石冲击破坏的数值流形方法模拟

岩石脆性破坏全过程的准态基近场动力学方法
为此, 提出了一种准态基近场动力学方法 首先, 通过基于键型区分的力密度计算方法, 实现了键的应力张量计算, 加深了其与连续介质力学的联系; 然后, 提出了一种通用式的断裂准则引入思路, 推导了一种适于当前理论的单直线型虚拟裂缝模型, 实现了对岩石多 下列有关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岩石抗压强度f,破坏荷载F,试件截面积A,抗压强度f计算公式() 岩石抗压强度f,破坏荷载F,试件截面积A,抗压强度f计算公式() 岩石的抗压强度比其抗压强度() 。 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与三向抗压强度相比( )。下列不属于岩石在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中出现的破坏形态的是
.jpg)
岩土材料破坏准则研究及其应用
2011年10月12日 文章编号:10004750(2003)03007206 岩土材料破坏准则研究及其应用 苏继宏1,汪正兴1,任文敏1,杨振宇2,周军生2 (1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北京 ;2 建达道桥咨询公司,北京 ) 摘 要:讨论了线性MohrCoulomb 屈服准则和DruckerPrager 屈服准则及其在工程计算 2021年1月7日 由于岩石材料中天 然地存在微裂隙,而且较土体材料有一定脆性,因此 岩石材料发生的是脆断、剪切两种破坏模式的综合 性破坏过程. 1 2 脆性剪切破坏模式下的强度分析 脆性剪切破坏可以看做是两种破坏模式综合作 用的结果,因此其强度分析公式为 岩石材料脆性剪切破坏模式下的强度分析
.jpg)
东北大学岩石力学讲义第二章岩石破坏机制及强度理论(17页
2019年10月21日 第二章 岩石破坏机制及强度理论 节 岩石破坏的现象 在不同的应力状态下,岩石的破坏机制不同,常见的岩石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拉破坏:岩石试件单向抗压的纵向裂纹,矿柱,采面片帮。 特点出现与最大应力方向平行的裂隙。 ( (a) (b) 二、剪切 2021年10月27日 因为倾倒破坏会出现多种破坏型式,所以没有单一的求解方法。 这节课的内容只要求理解倾倒破坏的各种具体类型,分析方法特别是数值模拟部分涉及到多个领域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已经超出了本课程的范围,作为一般了解即可。 2 倾倒破坏的类型 倾倒破坏 岩石边坡工程课程倾倒破坏(Toppling Failure)分析(C9) 技术邻

岩石拉伸剪切破裂试验研究
伸破坏和剪切破坏的结合。 当拉应力较小时,岩石的微观断裂形式主要表现为剪切破坏,并 且随着拉应力的增加,岩 石的拉伸破坏形式表现得更加明显;(3)岩石在拉伸剪切区的破裂拉应力与剪应力成线性负相关关系,在 拉伸剪切应力区的岩石破裂线斜率比压缩剪切区 特性参数。 岩土体的稳定性计算中必不可少。 第1讲:概述、岩石的破坏形式及强度试验(4)长期强度:岩石在长期荷载作用下 的强度,即稳定蠕变与不稳定蠕变的分界 点。 (5)抗压强度:抵抗压缩破坏的能力。 (6)抗剪强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第1讲:概述、岩石的破坏形式及强度试验百度文库

岩石材料脆性剪切破坏模式下的强度分析 百度学术
摘要: 使用声发射法与三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岩石试样微裂隙产生和发展进行监测,以获取岩石脆性剪切混合破坏模式的特点采用断裂力学与岩石力学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处理,得到了试样三阶段特征强度随应力状态变化的规律,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岩石脆性,剪切混合型破坏 此时, 岩体的破坏将采取沿结构面剪切滑动的形式。此时, 岩体的强度受结构面抗剪性能及其方位所控制。 岩体的强度受结构面抗剪性能及其方位所控制。 α>52º (2)α>52º时; 岩体破坏为剪断完整岩石。 岩体破坏为剪断完整岩石。第三章 岩体的变形与破坏 百度文库
.jpg)
基于单轴剪切破坏的岩石 M–C 准则参数反演分析
2017年7月12日 分析。2 建立剪切破坏主导的单轴压缩力学模型岩石强度是指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对于完整岩体, 其强度受岩石和微小结构面强度的控制。当岩石试样保持完整时, 其强度大致等于岩石强度,如果岩石试样发生破坏或有潜在破坏 能时,其潜在破裂面上的应力 岩石力学课件——第六章 岩石强度破坏准则 DruckerPrager强度准则计入了中间应力的作用,并考 虑了静水压力对屈服过程的影响,能够反映剪切引起的 膨胀(扩容)性质,在模拟岩石材料的弹塑性特征时,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进行数值计算时,H1、H2究 竟 岩石力学课件——第六章 岩石强度破坏准则百度文库

岩石破坏前后曲线分类及脆 延转换围压研究
2010年7月26日 值强度)有关,同时也与试样的围压有关(表5)。第I类曲线明显表现出脆性破坏特点,此类岩石试样孔隙度较小、强度 高,围压为0 MPa或较高(大于6 MPa)时为此类型。蚀变岩破坏后曲线以第II类为最多,约占总试样的75 %,此类应力应变曲线反应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 第3讲岩石力学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 接触型:仅仅在颗粒的接触点存在胶结物,这种胶结程度低,岩 石强度也不大。 间隙型:矿物颗粒彼此直接接触,而颗粒的孔隙被胶结物充填。 溶蚀型:胶结物不仅充填在矿物颗粒之间,而且进入到矿物颗粒 本身 第3讲岩石力学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 百度文库
.jpg)
第3讲岩石力学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 豆丁网
2016年10月22日 一、岩石的物理性质 二、岩石的变形特征与本构关系 三、岩石的强度特性与强度准则 岩石的变形: 是指岩石在任何物理因素作用下形状和大小的变 化。 工程最常研究的是由于力的影响所产生的变形。 工程现象: 弹性:一定的应力范围内,物体受外力作 2015年3月11日 •3121岩体变形破坏形式与受力状态的关系 岩石的三轴实验表明,岩石破坏形式与围压的大小 有明显的关系。(1)当在负围压及低围压条件下岩石表现为拉破坏;(2)随着围压增高将转化为剪破坏;(3)当围压升高到一定值以后,表现为塑性破坏。第三章 岩体的变形与破坏 豆丁网